纪录片创作手记

/ 1评 / 0

纪录片创作手记

 

在写这篇创作手记之前,我想起曾在两年前便开始有写摄影创作便笺的习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断断续续的便不再写了。我翻开之前书写过的牛皮纸页,直到最后一页写下的是:“爱与心境,才是升华创作的灵魂所在。”那一年,我二十一岁;那一刻,我在离家千里的无锡。

我是一个异地恋患者,在时空的交错和限制中常常有一种莫名的惶恐与不安,于我而言,有些珍贵的东西说不清起始,也无法预判那些不可知的未来。所以对于影像的习惯性理解,看似是一种流水式的光影与声音记录,实际上却足以流露出创作者所希冀的方向。

拍摄这部关于做面食的食堂阿姨的纪录片,是我们小组成员的第四次合作,也是我第三次与食堂的不解之缘。早在2013年初的时候,《艺术与美食》这部短片中便大量的记录下了食堂工作人员的状态和教工、学生的用餐氛围。作业拍摄筹备阶段,组长陈钇潼在机房找到我,问我对这次纪录片创作是否有思路。我想时间尚且充裕,但小组内合作的机会却有限,那么怎样抓住特定的看点是这部片子能否被认可的关键。换句话说,拍一部短片,我们首先要作为观众的角度去思考,如果片子摆在这里我是不是喜欢看,这些内容是否与我的生活有一定关联,而最终我吸取的中心思想是否能引起我所共鸣,如果只是以创作者自己的思想假定来进行创作,那就成了孤芳自赏了。但是这样一来,拍摄的目的性显然要更清晰一些,便不再单纯的以艺术创作为缘由进行推进,二者中平衡一下,我们决定还是从身边的生活入手,但可以找一个不同的角度。

在之前拍摄《艺术与美食》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对食堂中做面点的阿姨印象是颇为深刻的,不同于其他师傅面对镜头的生涩,她显得很自然,固定工作时间在凌晨三点左右,我们的到来让她显得有些高兴,拉拉家常便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之前的片子是针对整个学院的范围而言的,并没有将这一个点细化,因此我建议陈,单独挖掘这一块。不了解的人不清楚她工作的辛苦之处,而我们最终要通过这一个食堂员工的工作引申更多。

拍摄进行的还算顺利,我们没有足够的补光设备,因此在画面构造上留下了许多遗憾。拍摄所用的CANON 60D 18-135IS STM显然在高感状态下发挥不良,为了达到合理的噪控水平,我们将ISO控制在3200前后,以希望在后期调校过程中可以二次处理。小组内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分工,这一点似乎并不符合一个剧组的工作标准。2013年我们刚刚在一起合作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分工不明会带来多么严重的问题,但这一点在效率和质量上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我想,剧组中的工作权限优先级划分和职能分配是至关重要的,形成各司其职的局面更有利于导演进行整体把控,也使其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片子本身的构建,而非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各个细节上。第二,剪辑参与到拍摄中来是必要的,在镜头的构建中做好前期与后期工作的双向沟通,可以更快的使剪辑师明白导演的意图。

爱森斯坦在1925年的时候说:一部好电影要表现真理,而不是事实。但对于人类认同真理的界定,数百年来却未能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我想其实这是一个必然结果,排除真理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解读变化,人类对其的探究也只能是无限接近而不能其极。包括纪录片创作在内的艺术创作,一些是注重普世价值的作用产物,一些是注重人类精神世界探索的艺术追求,我个人更偏向于后者。从实际价值上说,抓住了尚未被开垦的超前艺术价值,便使得作品具有前瞻性,可以在大众认可之前做好充足的、成熟的准备,这也就是艺术价值的实际竞争力所在。

在这个已经过去的2014年,我常常能接到师弟师妹打来的电话、发来的微信,求问入手什么样的摄影摄像设备更好,也经常在讨论作品时听到“某某某上了个什么镜头一两万”、“某某他有个朋友专门搞航拍的一个机器十几万”。这让我想起了2009年的一个夺得国际摄影大奖的作品《踏入数字时代》,图中是一个赤脚点在计算器上,摄影师是一名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采访的空隙时间,用国产MTK手机拍下这一作品。影视作品“总是缺那么一点什么”在今天已然成为业界乃至广大观众的共同感受,但从大的文化环境下看,缺的也许不止“那点”什么。

我合上创作便笺本的时候,又看了一眼最后写在本子上的这句话:爱与心境,才是升华创作的灵魂所在。我想在那个时候我歪打正着的懂了这个道理,我们是在追求艺术创作的真谛而不是在学习技术制造产品。亦如今天拍出来的东西没有那么饱满,需要深刻学习的是体会生活、感受人生,需要思考的是一种态度,看来缺的也不仅仅是那一点了。

 

 

Eivan          

写于2015年1月24日

  1. 丁丁说道:

    异恋

回复 丁丁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